倾听“脉动”旋律
来源:济宁第一人民医院发布时间:2024-10-22浏览:
在每一个心动周期,我们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在演奏着“脉动”的旋律,那就是我们常说的脉博。脉搏是动脉脉搏的简称,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,动脉内压力和容积也发生周期性变化,导致动脉管壁产生有节律的搏动。
心脏节律性收缩与舒张是脉搏跳动的原因。我们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称为脉率,正常情况下,成人安静状态下的脉率为60~100次/min,脉率会随年龄变化而变化。

正常情况下,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,当然也有例外,心房颤动患者的脉率常常少于心率,又称脉搏短绌。房颤患者的脉搏监测需要监测心率,建议不适时来院监测。
浅表、靠近骨骼的大动脉如桡动脉、肱动脉、足背动脉、颈动脉、股动脉、颞动脉、腘动脉、胫骨后动脉均可作为测量脉搏的部位。临床上最常选择的部位为桡动脉。


测量时可卧位或坐位,手腕伸展,手臂置于舒适位置,以示指、中指、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处,按压力量适中,以清楚测得脉搏搏动为宜。正常脉搏计数为测量脉搏30秒,脉搏计数乘以2;异常脉搏需要测量1分钟。注意勿用拇指诊脉,因拇指小动脉的搏动较强,易于患者的脉搏相混淆;婴幼儿的脉搏应于测量体温和血压之前,避免婴幼儿哭闹引起脉率增加。
成人脉率超过100次/min,又称速脉,常见于发热、疼痛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心力衰竭、血容量不足等,其实是一种机体代偿机制,以增加心排出量、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。一般体温每升高1℃,成人脉率约增加10次/min,儿童则增加15次/min。
成人脉率少于60次/min,又称缓脉,常见于颅内压增高、房室传导阻滞、甲状腺功能减退、低温、血钾过高等,运动员常常出现心率缓慢,又称生理性缓脉。当脉率<40次/min时,需注意有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。
消失的脉搏要当心,当吸气时脉搏明显,减弱或消失称之为奇脉,提示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,是心脏压塞的重要体征之一,应尽快来院就诊。
特殊脉搏需悉知,脉搏骤起骤落,急促有力为水冲脉,常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,甲亢等患者;一强一弱交替出现,但节律正常,称为交替脉,是左心衰竭的重要体征;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,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,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,称为间歇脉;见于房性早搏、室性早搏等。出现异常脉搏应及时就医,避免病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