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24小时服务电话
- 0537-6056666
-
微信服务号
-
微信订阅号
-
微信视频号
-
抖音号
科普园地
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一种结石性疾病,是患者尿液中的某些成石类物质浓度升高,或溶解度降低,呈现过饱和状态,随着时间的推移,析出的结晶在局部生长聚集成了结石。肾结石、输尿管结石、膀胱结石、尿道结石统称为泌尿系结石。
疼痛程度往往比较重,常人难以忍受。可从熟睡中痛醒,剧痛难忍,常伴有恶心、呕吐、面色苍白、冷汗、甚至休克。
当结石移动摩擦肾盂及输尿管黏膜,会引起血尿。尿液颜色可能呈粉色或者红色。还可能伴有尿频、尿急、尿痛。
结石卡住或堵塞尿路,导致尿液在肾脏内堆积,增加肾脏负担。长期堵塞会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,出现无尿、肾积水甚至尿毒症。同时尿液的反流容易滋生细菌,可引发肾盂肾炎,甚至败血症,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。
每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,推荐每日饮水量2000-3000ml。有研究表明每日多饮水200ml,得结石的风险就会降低13%。
草酸结石:应合理的摄入钙量,限制钠盐、浓茶、菠菜、各种坚果以及动物蛋白的摄入的,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。
尿酸结石:则不宜摄入高嘌呤的食物,如动物内脏、海鲜、各种肉类等高蛋白的食物。必须严格忌酒,多摄入碱性食物,如香蕉、冬瓜等。
肥胖人群尿液中的钠、草酸、钙水平会升高,适当的活动,如散步、游泳等,也有助于微小泌尿系结石的排出。
每年对泌尿系统进行一次检查,早发现、早治疗。尤其是有家族史,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人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