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对口支援风采录》董欣:超声技术惠基层 精准帮扶促提升
来源:济宁第一人民医院发布时间:2024-11-21浏览:
对口支援工作是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,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的重要举措。按照市卫生健康委工作部署,医院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,帮助受援医院加强人才培养,提升受援医院医疗服务能力。现开展专栏,展播对口支援工作风采。
董欣,济宁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,中共党员,硕士研究生,2024年1月,被选派至任城区第二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。
作为一名党员,董欣始终坚守初心、践行使命,秉持医者仁心,投身于基层医院,全力支援基层超声科建设。
调研先行,制定帮扶规划
在接到基层帮扶工作任务之初,董欣医生主动联系任城区第二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,并详细听取当地超声科主任对帮扶工作的期望和要求,对后续开展新技术工作(心脏及血管彩色超声检查)进行了初步规划。到任后,董欣立即深入超声科日常诊疗,迅速摸清了医院现状,在近一年的帮扶工作中,助力基层医院实现了心脏、颈部血管及四肢血管超声检查“零”的突破。
帮扶指导,助力基层超声诊疗规范化
结合实际,董欣牵头制定了《超声诊断危急值制度》、《超声科医务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制度》、《超声诊断报告规范化学习制度》。坚持每周一次科内学习、每天一次疑难病例会诊,并开展心脏、颈部血管及四肢血管超声检查等新技术新项目。截至2024年11月,累计开展新技术800余例,审核超声诊断报告2000余人次,参与科内学习及规范化培训30余次。通过帮扶,基层超声医学诊疗的规范化、标准化及诊断思路方面都有很大提升。
任城区第二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,通过本次超声科专项帮扶指导,医院超声科医技人员超声诊断能力得到了阶段性提升。
回顾这几个月的帮扶工作,董欣医生深刻领悟到基层医疗的重要性,在此过程中,她不仅为基层医院带来了技术支持,也为基层医院提升业务水平提供了极大的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