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西医协同特色诊疗】不放弃是我们的永恒信念--“腹疗”助82岁爷爷术后转危为安
来源:济宁第一人民医院发布时间:2025-02-07
护士每一天的工作重复、繁琐、忙碌。每一天,我们会因为患者学会有效咳嗽而倍感欣喜;会因为患者术后顺利排尿松一口气;会因为患者术后营养不良或预后不佳而心生恻隐。这些就是我们的工作日常,也承载着每位患者和他背后整个家庭的希冀。
2024年12月19日,一位患者因“重度阻塞性肺疾病伴严重二氧化碳潴留并发胃肠功能衰竭”由胸外科转入重症医学科。此前患者接受了姑息性热消融术,既往史复杂,肺功能极差,术后出现肺漏气和胃肠功能紊乱。转入重症医学科时,患者已经停止排气、排便近一周,在这期间,科室医护人员使用促进胃肠蠕动药物、益生菌、缓泻剂和开塞露、肥皂水灌肠、中药保留灌肠后,胃肠功能均未有明显改善。多学科会诊后,因患者高龄、病情复杂且危重,治疗方案以对症处理为主。
在家属多次要求下,患者由重症医学科转回胸外科东院三病区。医生护士表示不解,患者氧合差、病情危重,时刻会发生病情变化,病房不具备危重患者的监护和抢救条件,转回病房是为什么?家属无奈表示,已经陆续接到几次病危通知,对患者病情也已经接受,不想最后的时光让老人家孤独地在监护室度过……
了解情况后,胸外科主任魏育涛、护士长刘洵立即召集所有在岗医护人员开会,为挽救患者的生命献计献策。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,医护人员绝对不会率先放弃!
中医名篇《素问·咳论篇》记载,“肺咳不已,则大肠受之。大肠咳状,咳而遗矢”,这是最早对肺与大肠生理病理协同相关的系统性阐述,指导后世医家治疗肺病的临床实践思路,并衍生出“肺病治肠”“肠病治肺”“肺肠同治”等治则治法,表明胃肠功能和肺功能的互相影响。而这名患者的胃肠功能衰竭成为一个导火索,很快累及双肺,导致全身器官衰竭。护士长每天为患者进行腹疗治疗,责任护士也努力寻找更加有效的保留灌肠方法,使中药促进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发挥至最大。
经过全科近一周的努力,这位82岁爷爷的肠道停止蠕动近40天后,再次恢复蠕动——患者自主排气了!随即好消息一天天传来:患者的持续高流量吸氧改为间断吸氧,喝了半碗米油没感觉肚子胀;患者每天仅需3个小时高流量吸氧即可维持血氧正常,开始喊饿了,嚷着要吃饭;患者已经不需要高流量吸氧,停止了胃肠减压,下床站立;患者恢复自主排气、排便,进食普通饮食!家属激动地跟护士长说,这都是你“八卦按摩”(指腹疗)的功劳啊!2025年伊始,这位82岁的爷爷康复出院了。家属对全科室医护人员表达了最真挚的感谢,感谢我们的“不抛弃,不放弃”,感谢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努力和付出。
中医之术,千年传承。药王孙思邈言:“人命之重,有贵千金”,亦云“勤训古方,博采众长”。这何尝不是对我们新时代护士的谆谆教诲呢!